• 欢迎来到青岛自考网!为考生提供青岛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联系我们:  0531-83180701

距2025年4月考试时间111

距2025年10月报名时间预计178

所在位置:青岛自考网 > 自考信息 > 山东自考报名-2020年10月17日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山东自考报名-2020年10月17日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2020-10-18 16:55: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A.马克思和列宁  B.马克思和圣西门

C.马克思和斯密  D.马克思和恩格斯

解析:D。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

A.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统一 

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解析:C。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形态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C。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这表明物质和运动(  )。

A.不可分割  B.不易区别

C.完全对立  D.绝对同一

解析: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  )。

A.不具有客观性  B.是通过各种盲目力量实现的

C.不具有主观性  D.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解析:D。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6.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A。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抹杀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或客观事物,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抹杀意识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纯粹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7.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实践论  B.先验论

C.反映论  D.矛盾论

解析:C。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辩证唯物论是对这种唯物论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做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8.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  )。

A.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 B.真理是否永恒存在

C.真理是否具有阶级性 D.真理是否对人有用

解析:D。研究认识是否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问题;研究这种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的认识有什么用,能满足人的什么样的需要,这就是价值问题。

9.下列选项中,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解析:B。辩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10.下列各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

A.政府机关  B.政治思想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解析:A。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1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从关系上看,二者(  )。

A.相互孤立  B.相互平行

C.相互决定  D.相互制约

解析: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

A.理想信念的分歧  B.物质利益的对立

C.价值取向的冲突  D.宗教信仰的差异

解析:B。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使他们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13.人的本质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决定的,人的自然属性指的是(  )。

A.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劳动本质 

B.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C.由个人需要决定的人的具体本质 

D.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具体本质

解析:B。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14.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解析:C。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得到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5.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D.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解析:B。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16.产业资本的循环流动是(  )。

A.购买和销售两个阶段的统一 

B.购买和生产的统一

C.生产和销售的统一  

D.购买、生产和销售的统一

解析:D。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17.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

A.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

C.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D.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

解析: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18.平均利润率是(  )。

A.社会利润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社会利润总量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解析:D。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不是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并非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毫无差别。利润率的平均化是在部门之间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总的发展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19.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产生于(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解析: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其中的基本经济特征是金融资本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

20.为了能够获取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收购原材料时一般会采用(  )。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市场自由价  D.市场协商价

解析:B。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可以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21.资本主义国家对私人企业进行规范和管制的主要手段是(  )。

A.财政手段  B.货币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解析:A。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间接地调节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诱导私人企业向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如通过财政政策,以增税、减税或是补贴的方式,可以引导私人企业增加生产或是减少生产;也可以通过货币金融政策,如放松还是收紧银根,实行差别利率等方式,引导企业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22.早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国际分工主要是(  )。

A.水平分工  B.工农业内部分工

C.垂直分工  D.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工

解析:C。早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国际分工主要是所谓垂直分工,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事工业生产,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国家从事农业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战后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并进而从过去的在世界范围内按部门实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专业化分工。

2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工作共产党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共产主义同盟  D.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解析:C。1847年底他们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并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24.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被写进2017党的十九大的党章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D。2017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被写入了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中。

25.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们道德水平的极大提升

D.人们法律意识的极大提高

解析: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解析: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内容和形式反映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7.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解析: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2)表现: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解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9.简述市场经济下调控货币流通量的必要性及主要手段。

解析:

(1)必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

(2)手段:

①公开市场业务。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调节货币量;

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③再贴现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30.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解析:

(1)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与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坚持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

(3)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成功实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选择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解析:

区别和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对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统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原因:

(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性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经验主义夸大个别、局部的经验,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3)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把理论当成教条。

32.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解析: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3)单位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①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②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③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3.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解析: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是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其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自考押题资料领取更多>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